- 關于塑料螺絲 ,你真的了解嗎 2023-07-14
- 緊固件基礎知識FAQ(四)| 你一定要了解的8個緊固件基本常識 2023-07-03
- 法士威2023年第二季度工作總結Party圓滿落下帷幕 2023-07-01
- 法士威2023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part,圓滿收官 2023-04-02
深圳市法士威精密零件有限公司
文章出處:企業文化 網責任編輯: 法士威精密零件 閱讀量: 發表時間:2025-09-18
你是否曾因為出身或學歷而自覺不足?孔子卻在兩千多年前作出選擇:他要的不是標簽化的‘君子’,而是真正經歷過磨礪、保有本心的人。‘跟我受困于陳蔡的弟子,如今都不在我身邊了’——這句嘆息背后,藏著他怎樣的堅持與孤獨?

主講老師:Miss He
【原文】11.1 子曰:“先進于禮樂,野人也;后進于禮樂,君子也。如用之,則吾從先進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先學習禮樂而后做官的,是那些沒有世襲爵祿的普通人(野人);先有官位而后學習禮樂的,是卿大夫的子弟(君子)。如果要選用人才,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。”
【解釋】本章是孔子關于選才用人標準的深刻見解。他打破了當時“君子”(世襲貴族)與“野人”(平民)的階級壁壘。
“先進于禮樂”:指平民子弟,先通過學習掌握禮樂真才實學,憑借能力獲得官職。
“后進于禮樂”:指世襲貴族子弟,先憑借家族身份獲得官位,然后再去學習禮樂知識裝點門面。
【中心思想】 重實學而輕虛名:孔子旗幟鮮明地主張任人唯賢而非任人唯親。他看重的是一個人真實的學問和品德(“野人”的實學),而非其顯赫的出身和地位(“君子”的虛名)。這體現了他思想的進步性和對周代世卿世祿制的批判。


【原文】11.2 子曰:“從我于陳、蔡者,皆不及門也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當年跟隨我在陳國、蔡國之間遭受困厄的弟子們,現在都不在我身邊了。”
【解釋】此章是孔子晚年的一句深情追憶。“陳蔡之厄”是孔子周游列國時最艱難的一段經歷,一度斷糧,幾乎餓死。當時一群弟子(如子路、子貢、顏回等)不離不棄,與他共患難。
“皆不及門也”:有的解釋為“都不在(我的)門下”,即有的已去世(如顏回),有的已出仕為官,有的已離散四方。一句話道盡了物是人非的滄桑感和對共患難弟子的深切懷念。
【中心思想】 重情義而念舊恩:本章展現了孔子作為老師溫情的一面。他銘記著在最困難時期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弟子,這份深厚的師生情誼超越了時空,體現了儒家“仁者愛人”的溫度。


孔子的選擇啟示我們:在這個追逐頭銜與身份的時代,真正可貴的是那些在泥濘中長出的純粹,在苦難里淬煉的真誠。‘吾從先進’不僅是對禮樂習得順序的選擇,更是對生命本質的回歸——唯有褪去浮華,才能觸及真理的核心。
